春华灼灼,秋实离离。今年9月23日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里,稻浪翻滚、瓜果飘香、羊肥牛壮,农民朋友经过一年辛勤耕作,将流下的汗水化为收获的喜悦,绘就一幅壮美的丰收图景在富饶的银川平原上。
永宁县:“1+5+N”系列活动展示农村新风貌
9月22日,永宁县庆祝2019年“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望洪镇裕稻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正式启动。文化展演、庆丰年舞狮表演、人工收割技能比赛、田园盛宴、浑水摸鱼、田园捉鸡、群众拔河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参加。
永宁县2019年“农民丰收节”活动以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地在乡村开展了喜闻乐见的庆丰收活动。活动总体安排为1+5+N,即1个县级层面主会场活动、5个乡镇活动场,N为相关部门策划参与的庆祝活动。农耕文化的淳朴厚重,农村改革的巨大变化,农业丰收的热闹场面,农村民俗文艺演出,在此次丰收节上将得到逐一展示。
本次丰收节的活动启动现场农趣十足、节庆味浓。浑水摸鱼、田园盛宴、人工收割技能比赛,让农民朋友尽情享受田园乐趣和丰收的喜悦。望远镇、闽宁镇、李俊镇等分会场的活动丰富多彩。农民们在共庆丰收、共尝硕果的同时,体验到了难得的竞技乐趣。
此外,自治区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系列活动于9月23日在永宁县闽宁镇红酒一条街举行,届时将举办闽宁红酒街葡萄酒及特色农产品展览展示,移民技能技艺大赛、农事体验、农村广场舞展演等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论坛、贺兰山东麓酒庄嘉年华活动等系列活动。(记者 陈玲)
贺兰县:花式庆丰收畅享丰收喜悦
敲响丰收的锣鼓。
红红的西红柿,火火的新生活。
9月22日上午,贺兰县庆祝2019年“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宁夏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正式启动。现场抓螃蟹、钓鱼、割水稻、蟹王争霸等比赛竞相上演,齐声奏响九月丰收的序曲。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从即日起持续至10月中旬,期间将通过水稻收割展示活动、手工水稻收割技能大赛、乡村摄影展、蟹王争霸比赛、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稻田捉螃蟹比赛、摸泥鳅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运粮比赛)、钓鱼大赛等系列活动,展示贺兰县农民劳动成果,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介各类特色农副产品,带动乡村休闲旅游。
水美鱼肥庆丰年。
一篓篓青红椒,一年年新收获。
除了稻渔空间主会场外,今年贺兰县还设置了贺兰县民俗文化影视村、通义生态农庄、黄河玉米村、金龙湾生态农庄、原歌酒庄等多个分会场,各分会场活动于9月23日正式启动。
稻田画绘出丰收的颜色。记者 陈玲 梁小雨 摄
在当天上午的启动仪式上,贺兰县还颁发了2019年贺兰县“双创”带头人、2019年贺兰县“十佳农民”、2019年贺兰县“十佳农民企业家”、2019年贺兰县“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荣誉奖项,鼓励广大农民争当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记者 梁小雨)
今年3月,宁夏有机农夫市集开集,农户将有机、绿色果蔬及自制食品直接销售给市民,既为中小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又丰富了市民的绿色菜篮子——
有机农夫市集绿色食品刮起“舌尖风暴”
9月21日上午9时,建发大阅城喷泉广场旁,作为庆祝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特色活动,极具“乡土气息”的农夫市集热闹开集,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尝鲜、购买。
开集,让健康食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农夫市集上,30位农民朋友带来了自家出产的绿色蔬菜、水果、肉制品,以及一些自制的手作制品向市民销售,产品主打“绿色牌”。
今年3月,宁夏有机农夫市集在建发大阅城五楼开集,一周一期的市集在这个周末迎来了第30期。
和国内众多有机市集类似,建发大阅城内的有机农夫市集也是从一群关注生态农业的志愿者开始的。发起人杨凌2015年开始种植碧沙村有机玉米,从年销售10万支到在全国214个城市实现“今天下单,明天送达”的销售模式。在杨凌看来,自己的“网红”玉米是通过各个城市的农夫市集才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的,因此她希望银川也能有一个农夫市集,让从事有机种植的同行拥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更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更多的了解。
“在商场里打造一个可以买到新鲜果蔬的市集,这个想法和建发大阅城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而商场也主动提出为农夫市集无偿提供场地和布置。”杨凌说道。
创新,生态新农人的绿色种植理念
在农夫市集上,农夫们拿出自家刚刚丰收的果蔬,邀请市民尝鲜。在一个有机蔬菜摊位前,市民郑磊拿起有机菜心仔细“研究”。“刚扫了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显示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包括证书编号、产品名称等信息,这个菜信得过。”他说。
“我们种植的菜主要销往深圳和香港,本地市民很难吃到。知道大阅城有这样一个农夫市集后,已经参与了7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本地市民吃到绿色健康的蔬菜。”宁夏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石蓓告诉记者。
农夫张燕已经参加了二十多期市集,销售的有机大米备受市民关注。“过去销售渠道主要是网络和市场,今年把有机大米卖到商圈里,让逛街的市民买到安全、放心的产品,也帮咱们合作社拓宽了销售渠道。”张燕说道。
保障,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和体系化监管缺一不可
农夫市集产品的质量如何保障?记者获悉,建发商管公司对农夫市集进行监督、管控,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市集组织者、农夫代表等组成的市集管委会进行具体执行。
农夫要想进入市集,须向市集管委会提出申请,农牧产品须提供产品在养殖或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关键环节的信息纸质材料,管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并要求摊主接受农夫市集管委会抽查;手工食品须提供产品制作原材料、配料、生产工艺、制作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信息。
“我们建立了食品追溯制度,要求有有机、绿色等健康食品认证的农夫,提供相关资料证明;没有材料认证、自给自足,以及其他小农场、农家乐的农夫,须提供种植、养殖过程信息,以此来对市集进行有效监督。”建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银川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集若要长远发展,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形成体系化的监管是关键。
纵深,延长市集链条传播绿色生活态度
如今,食用绿色、健康食品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然而不少中小农户因缺少渠道,种植的绿色菜品很难来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通过农夫市集,为消费者找到更多健康安全的食材,同时为中小型农户提供销售平台。”建发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宁君说道。
事实上,受门槛、规模、资金等制约,一些小型农户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市集运行半年来,一些销售产品的农夫并没有有机标识认证,消费者并不完全认同农夫自产的有机生态农产品,“未来将组织消费者,不定期到生产农场参观,对产品进行‘评星定级’,打造‘参与式保障体系’,从根源上消除买家顾虑。”王宁君说。
记者获悉,未来商圈以及市集管委会将对农产品进行把关,同时延伸市集链条,探索和商圈内的其他商户合作。(记者 詹思佳)